• 400-881-3721
【20240512期】血栓四项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的应用
2024-05-20
漫性血管内凝血(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是在严重的原发病基础之上,以出血、微循环障碍、微血管内栓塞、同时伴有继发性纤溶亢进等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可引发全身多脏器的功能衰竭。重症感染是在局部或全身感染基础上合并器官功能损害的疾病,目前其病死率仍然居高不下,已成为威胁患者生命的重要因素之一,该疾病亦是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常见主要诱因之一。重症感染患者体内存在大量的炎性细胞,使得体内凝血机制被激活,引发患者凝血功能异常,最终形成DIC。DIC是重症感染患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早期发现、诊断、并及时给予治疗,可有效地改善重症感染患者的预后,降 低 患 者 的 死 亡 率,寻找能够对重症感染引发DIC进行早期诊断的凝血与纤溶标志物对于该疾病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血栓四项在DIC诊断中的价值


重症感染是引发DIC的最常见原因,重症感染可引起机体炎性反应和炎性细胞大量增多,从而激活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引起大量促凝物质进入血液循环,同时内皮细胞受到持续性损伤,导致凝血 功能异常、微循环障碍和血栓等问题出现,病程中凝血因子及血小板被大量消耗可以引发继发性纤溶亢进,最终可导致严重凝血功能障碍发生DIC。DIC的发生发展涉及凝血系统、抗凝系统、纤溶系统和内皮细胞4个方面,患者病情复杂、发展迅速、且预后不好,患者诊治不及时常会危及生命,因此DIC的早期诊断与早期防控是提高DIC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通过下列研究分析血栓四项在DIC诊断中价值:

本次研究选取了2020 年 2 月-2021年 2 月在我院 ICU 接受治疗的 DIC 患者 78 例作为研究对象,再选取同一时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人作为对照,分析血栓四项指标对于 DIC 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



本研究选自:林静,李启欣.凝血检验指标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血栓与止血学,2022,28(01):11-13+16

两组受检者血栓四项指标比较(表 2)研究组患者血栓四项指标(TAT、PIC、TM、t-PAI-C)均高于对照组(P< 0. 05)。

结论:本研究也证实了DIC患者的四栓四项指标(TAT、PIC、TM、t-PAI-C)都显著高于健康人,有统计学意义。且不同时期的DIC间比较,血栓四项指标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随着检验学科的发展,大量研究表明目前临床实验室可利用化学发光方法对血栓四项指标 (TAT、PIC、TM、t-PAI-C) 进行快速检测,该指标能有效反映机体血管内皮、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早期改变,在DIC的早期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其中,TAT为凝血酶-抗凝血酶 1:1 结合形成的复合物,属于凝血系统标志物,直接证实凝血系统的活化。PIC是纤溶酶及抗纤溶酶复合物,PIC的出现直接反应纤溶酶的生成, 属于纤溶系统标志物。TM是一种由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蛋白质,可与凝血酶激活蛋C系统特异性结合,可作为内皮细胞损伤的标志物。tPAI-C 是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t-PA)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PAI-1形成的复合物,tPAI-C水平反映纤溶系统进展及血管内皮损伤程度,是评估两者的直接标志物。因此监测 TAT、PIC、tPAI-C、TM的变化,用于ICU中疑似DIC或DIC的患者,便于更早发现患者凝血功能紊乱,辅助诊断DIC前期或对DIC分型,从而制定更适合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