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0-881-3721
【20220707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2022-07-08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许多疾病在进展过程中产生凝血功能障碍的最终共同途径,是一种临床病理综合征。由于血液内凝血机制被弥散性激活,促发小血管内广泛纤维蛋白沉着,导致组织和器官损伤;另一方面,由于凝血因子的消耗引起全身性出血倾向。两种矛盾的表现在DIC疾病发展过程中同时存在,并构成特有临床表现。DIC病死率高达31%~80%。





图片来源:39医疗图集


既然DIC的发病率这么高,那么病因有哪些呢?

DIC的病因来自于基础疾病。感染性疾病和恶性疾病约占2/3,产科灾难和外伤也是DIC的主要病因。造成DIC的病因很多。根据资料分析,在我国以感染最常见,恶性肿瘤(包括急性白血病)次之,两者占病因的2/3。国外报告则以恶性肿瘤,尤其是有转移病变的占首位。广泛组织创伤、体外循环及产科意外也是DIC发病的常见病因。

诱发DIC的基础疾病包括:

✦ 全身感染/严重感染,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立克次体等
✦ 外伤,包括多发性创伤、大面积的灼伤、脂肪栓塞等
✦ 器官损害,见重症胰腺炎等
✦ 恶性肿瘤,包括各种实体瘤、白血病、骨髓增生性疾病等
✦产科灾难,包括羊水栓塞、胎盘早剥、死胎综合征等
✦其他,如严重肝衰竭、严重中毒或蛇咬伤、输血反应、器官移植排异反应等

下面随小编来看一下DIC有哪些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与基础疾病有关。DIC时何种蛋白溶解过程(凝血或纤溶)处于优势,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临床表现的特征。以凝血为主者可只表现为血栓栓塞性DIC;以纤溶为主者可发展为急性消耗性出血。也可在上述之间呈现一种广谱的,涉及不同类型的DIC临床表现。

 出血
 血栓栓塞
 休克
 各脏器功能受损

在2021年陕 西 医 学 杂 志 2021年1月第50卷第1期,对血栓四项指标与血栓弹力图参数检测对脓毒血症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早期诊断价值比较。

实验中,选取脓毒血症患者215例,根据中国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断积分系统(CDICS)评分分为显性DIC组(CDICS评分≥7 分)、非显性 DIC组(5分≤CDICS评分<7分)以及未发生 DIC的对照组(CDICS评分<5分)。

比较三组血栓四项[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血栓调节蛋白(TM)、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复合物(t-PAI-C)、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物复合物(PIC)]及血栓弹力图参数[凝血因子激活时间(R)、血块形成的速率(K)、 弹力图最大切角(α角)、弹力图最大振幅(MA)]。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上述指标的诊断效能。对两种检测方法与CDICS评分结果进行 Kappa一致性分析。

结果:显性DIC组TM、TAT、PIC、t-PAI-C、R、K、α角均 高于非显性DIC组,MA 低于非显性 DIC组(P<0.05)。血栓四项和血栓弹力图单独检测结果虽然有效,但诊断效 能低于 CDICS评分。血栓四项及血栓弹力图参数与 CDICS评分具有弱至中等的一致性(P<0.05)。

结论:在脓毒血症合并DIC的早期诊断中,血栓四项阳性诊断率更高,但无法快速、全面地评估凝血全貌,不可代替血栓弹力图的动态监测,临床可以将两者联合应用,进而提高诊断效能。

易发体育下载(中国)科技有限公司针对DIC解决方案: